Slide
Slide
Slide
Hitachi_AI_HCI
Hitachi_HCI
HCI
previous arrow
next arrow

5G商用處萌芽階段 創新賽發掘明日之星

cuCoding
(左起)香港科技園電子、資訊及通訊科技群組高級總監楊天寵、應科院副總裁(通信技術)莊哲義、香港中大編碼成員Shakeel Salamat Ullah、行政總裁吳國聲、創科局副局長鍾偉強、中移動香港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帆風

眾創時代

5G針對商業應用,全球營運商積極發掘5G應用。本港多個機構籌組了5G應用大賽,上周舉行首屆的大灣區5G應用創新大賽決賽,結果香港中文大學開發的網絡編碼技術成立的初創中大編碼(CU Coding),獲得了金獎。

網絡編碼為香港敎育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(UGC)推選卓越領域(AoE)研究項目之一,已應用多個領域;包括了雲端儲存的nCloud,透過網絡編碼,以提高儲存和恢復數據速度。

另一技術則是物理層網絡編碼(PNC),以電磁波之間的相互干擾傳輸信息。PNC允許多個通訊設備同時傳送訊息,利用多個用戶同時發送信息所產生的干擾,作為多用戶信號的線性編碼,經過一番計算及轉發,最後在目的地成功地恢復出各自所需的信息。

PNC解決電磁波干擾長期以來的瓶頸,可顯著提升無線網絡的容量,同一頻段可容納信息更多,系統容量可提升一倍。無線網絡干擾問題,一直困擾無線應用,包括可靠性和延遲率,PNC應用於工業4.0及智慧城市。較早前,CU Coding在第12屆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獲獎。

今次CU Coding獲獎則為5G邊緣之nEdge技術;5G須邊緣上部署足夠算力,網絡編碼可快速從邊緣傳回數據至邊緣設備,分析後快速決策。啟德發展區「共融通道」(Kai Tak Greenway)車道上,單車和行人共用,當局可能安裝激光雷達(LiDAR),以視覺運算偵察單車意外,並保障私隱。LiDAR影像可能要求柱上安裝電算設備作AI運算,CU Coding則以網絡編碼,上傳統邊緣雲,簡化管理和降低建設成本,取代智慧燈柱上安裝的電算設備,獲評判好評。

網絡編碼權威

CU Coding的創始人包括多位網絡編碼學者;楊偉豪更是理論奠基人、中大的劉紹強教授開發PNC、此外程伯中和李柏晴教授均為著名學者。CU Coding是科技園科技創業培育計劃(INCU-TECH)成員。

今次比賽由大灣區5G產業聯盟、中移動香港、應科院、科技園合辦,粵港澳大灣區共有55單位參賽,初段已於9月及10月舉行,上星期決賽剩下10支隊伍,專家組成專業評選委員,就創新與創造力、功能、效益和品質、市場潛力及對大灣區5G網絡社會影響,共五方面評分。

經數小時角逐,中大編碼(CU Coding)獲金獎,香港StockVins科技和再生資源科技獲銀和銅獎,佛山市創龍智新科技則獲卓越成效獎。

應用處於萌芽

隊伍最高可獲總值約12萬港元現金獎及獎品,有機會加入扶植獎勵計畫,獲資金與技術支援,儘早落實5G方案。

大灣區5G產業聯盟創會會長、中移動香港行政總裁李帆風說,5G在大灣區發展,商業應用則處萌芽,希望藉比賽發掘吸納人才,鼓勵業界用好5G物聯網。

科技園電子、信息及通訊科技群組高級總監楊天寵說:「5G改變生活及工作模式,推動著各種科技發展。科技園與大灣區5G產業聯盟、中移動香港及應科院合作,開創全新管道,推動5G發展。科技園致力建設『生活實驗室』,匯聚900多科技公司研發、測試以至商品化,支援5G通訊及應用開發,設計硬體原型、RF射頻和FPGA培訓,產品概念驗證(POC),園區亦有5G覆蓋推動智慧城市。」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