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Visa][AI][FinTech]
全球支付行業正經歷快速轉型,電子錢包(如支付寶、PayMe、微信支付)、快速支付系統(如香港的轉數快 FPS)及穩定幣等虛擬貨幣的普及,正改變消費者行為和商戶運營模式。技術提高支付便利和效率,也挑戰傳統支付公司如Visa和Mastercard的業務。
Visa通過技術創新、第三支付合作、擴展商戶接受以應對挑戰,最近再推出AI計劃 Visa Intelligent Commerce,提升消費者體驗和效率。
貿易戰下有危有機,跨境支付肯定成為亮點,應對關稅帶來的沖擊,香港已有不少聲音,多名專家呼籲積極發展穩定幣,降低成本和發展新商貿網絡,也為Visa帶來機遇。Visa宣佈與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易寶支付(YeePay)合作,配合貿易戰下中國加速開放免簽和免稅口岸,以及預計跨境支付的高速成長。
支付行業挑戰
根據 Statista,全球電子錢包交易額預計到2028年達12萬億美元,年均增長15%。中國市場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,佔據了92%市場份額,不過境外不少用戶,其實通過支付卡,再利用國內電子錢包消費。在香港,PayMe和支付寶香港等電子錢包減少了依賴實體支付卡,境外用戶亦可利用支付卡過數到錢包跨境消費,長遠商戶可減少支援太多支付,不少支付方式,未來更可跨境使用。
另一趨勢是快速支付系統普及,以香港轉數快(FPS)為例,提供即時、低成本的點對點交易大受歡迎,截至2025年3月累計登記1644.7萬個帳戶,FPS 計劃2025年中與內地快速支付清算系統(IBPS)對接,促進跨境支付。東南亞多國亦推進類似系統互聯,電子錢包亦正走向跨境,新馬泰菲印計畫正建設跨境支付系統,由國際結算銀行牽頭,推動Project Nexus建立一個單一連接即時跨境支付系統網絡。企業若不及早適應潮流,可能會失去跨境電商和旅遊行業的競爭力。
穩定幣快速興起
此外,穩定幣如USDC在跨境交易日益重要,基於公開區塊鏈標準,無需再依賴傳統銀行網絡,擴大跨境支付的覆蓋範圍,特別是金融基礎設施薄弱地區,所以本港亦積極開發港元穩定幣。Visa早在2021年已接受USDC結算,以區塊鏈VTAP利用智能合約提升交易效率,香港免稅政策和旅遊業復甦正推動跨境消費,支援USDC快速結算和低成本,有助於商戶吸引國際客戶,特別針對新興市場客戶。
支付體驗影響巨大
消費者期望快速、安全的支付體驗,商戶需接受多種支付方式以吸引客戶。根據 Visa 研究,支援多種支付方式的商戶銷售額平均增長20%。企業需與支付服務商合作,以提升效率並開拓市場。
Visa 以技術創新提升消費體驗,包括推出Flex Credential,消費者根據交易類型選擇支付卡,獲取最適合的獎勵,提升滿意度。此外Tokenized Digital Credential採用令牌化技術加快支付流程並提高安全性,Visa 數據顯示欺詐率下降50%。
不過最震撼,仍數剛推出的AI 計劃Visa Intelligent Commerce,支援 AI 代理根據消費者偏好進行自動購物和支付,以Visa 過去30年累積AI和機器學習經驗,可確保交易安全,提供個人化推薦。消費者可設定消費限額和交易條件,增加控制力。
Visa Intelligent Commerce與AI平台和品牌合作,包括Anthropic、IBM、微軟、Mistral AI、OpenAI、Perplexity、Stripe和 三星,提供整合API,幫助開發人員構建安全、個人化支付,包括打造可AI-Ready Cards虛擬卡,原理是支付卡信息轉為Tokenized Digital Credential,提升安全性和流程效率,並通過身份驗證確保 AI 代理的合法性。
此外,利用AI推動個人化推薦,只要消費者同意分享數據,以建立個人AI模型,同時保留數據控制權,符合隱私法規,而通過安全 AI 支付,消費者設定消費限額,實時交易數據支持風險管理和爭議處理。AI代理自動消費看似匪夷所思,實際上有全盤計劃,不是天方夜譚。
不少估計,Visa Intelligent Commerce可提升交易效率,例如是訂購演唱會和日常用品,以AI代理加快交易並減少棄單,以Tokenized Digital Credential和實時控制提高消費者信任。最重要是以API 支援開發者構建新AI應用,推動消費行業進步。
拓展支付合作夥伴
Visa亦以新技術與全球及本地支付服務商合作和擴展網絡,包括與電子錢包整合,提供 API 和 SDK,支援用戶將 Visa 卡綁定到電子錢包,方便本地和跨境支付。此外支援穩定幣結算,通過VisaNet支援USDC結算,連接數字與傳統貨幣。
其實,Visa一直推動跨境支付,包括推出Visa Direct 與 TerraPay、Thunes 等合作,覆蓋190多個市場,支持160種貨幣,交易速度比傳統轉賬可快80%以上。
Visa亦在中國部署,宣佈與YeePay合作,與其他支付閘道如Alipay合作的最大分別,是YeePay專注企業級應用。YeePay 成立於2003年,是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許可的機構,2024年處理交易額達人民幣5000億元。相較於其他支付方式,支付寶只擴大C2C市場影響力,YeePay卻專注於航空旅遊、跨境電商等,可提供多幣種結算,增強了Visa在國內的 B2B支付能力。
Visa也通過技術和合作提升商戶接受度:包括推出Visa Accept,支援小型商戶通過 NFC 流動電話收款,計劃7月亞洲試運,擴大Visa卡接受範圍。
此外,利用AI與令牌化降低商戶欺詐風險,Visa指,採用令牌化可降低商戶損失60%。
關稅戰下機遇湧現
中國通過擴大免簽政策和免稅口岸刺激旅遊和跨境消費。YeePay企業支付解決方案與Visa的全球網絡結合,支持國內商戶接受多種支付方式,特別針對旅遊和電商,估計中國免簽政策吸引多國遊客,消費額會因關稅而加大,貿易戰下開放免簽的力度亦加快,Visa國內率先部署,確保跨境支付更加簡便。
不少行業都估計,關稅戰與俄烏戰事一樣,可能變成長久的消耗戰。中國表明應對措施之一,是加大開放力度,其中免簽吸引遊客,各省市磨掌擦掌,簡化遊客和境外消費退稅,估計不同方式引導跨境消費和支付,將成亮點,中國商號接受更多支付,也是貿易戰下的必然應對策略。
VISA
易寶支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