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lide
Slide
previous arrow
next arrow

AI腦波診斷認知障礙 近紅外線LED治療救星

iMediSync
iMediSync開發以雲端AI早期診斷以及近紅外線LED治療工具iSyncWave

醫療創新

自從量化腦波(Quantitative EEG,qEEG)技術出現後,透過腦波尋找生物標誌物(Bio markers)研究愈來愈多。本港認知障礙問題日益嚴重,有關技術亦每年CES 2021均推出不少消費級醫療新發明,韓國iMediSync則推出了人工智能大腦圖譜(Brain mapping),以腦波判讀異常腦波;轉換原始EEG成數碼化qEEG,試圖找出大腦區域呈現高活化或低活化區域,核對生理病理機制變化的大腦圖譜。 Continue reading “AI腦波診斷認知障礙 近紅外線LED治療救星”

科技園建立生物樣本庫 生物醫學信息共享平台

科技園生物樣本庫透過從學術及商業機構收集的高質量樣本,建立成一個儲存及共享平台,旨在促進生物科技研發及商品化。

醫療創新

全球的醫療正邁向數碼化,以大量數據才加快研究,並尋找醫療方式;開發生物醫學最困難蒐集生物樣本和共享數據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科技園建立生物樣本庫 生物醫學信息共享平台”

雙軌檢測滴水不漏 樣本處理提高凖確

招彥燾
創辦人招彥燾:檢測樣本所含的有效對像物質極少,樣本處理就發揮作用,以提高下游檢測凖確度,最近技術也應用在武漢金銀潭醫院

醫療創新

大對付新冠肺炎的各種手段,檢測延誤令病人逝世,不少人要排隊檢測,另外有人檢測結果多日後才獲得,不少人開始考慮快速檢測的可能性。 Continue reading “雙軌檢測滴水不漏 樣本處理提高凖確”

骨質疏鬆長者福音 內植物助骨折癒合

古思融
創辦人和行政總裁古思融為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博士,長期於中國從事設計,早前畢業於麻省理工,以跨學科及新物料,改善外科骨折手術的成功率

眾創時代

一般的骨折手術必須利用金屬片及螺絲,固定斷骨的位置,但手術失敗風險甚高,又有感染風險,金屬容易移位,甚至要再做手術,取回金屬支架, 重新固定移位骨骼。 Continue reading “骨質疏鬆長者福音 內植物助骨折癒合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