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[自主科技] [高強鋼應用]
將軍澳跨灣大橋項目登上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(IStructE)月刊封面,作為全球首個利用S690高強鋼興建的工程項目,揚威海外,並引起工程界關注。有本地學者表示,當全球認識高強鋼優勢,應用範圍擴展至其他用途,高強鋼終會成為本港出口的生力軍。
[自主科技] [高強鋼應用]
將軍澳跨灣大橋項目登上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(IStructE)月刊封面,作為全球首個利用S690高強鋼興建的工程項目,揚威海外,並引起工程界關注。有本地學者表示,當全球認識高強鋼優勢,應用範圍擴展至其他用途,高強鋼終會成為本港出口的生力軍。
[數碼轉型]
全球均發展數據關鍵基礎設施,包括數據空間及跨境數據互通。數據可產生經濟價值,歐盟提出數據空間戰略,已建成160個數據空間。 Continue reading “數碼轉型| 大灣區醫療數據空間 促進跨行業數據合作”
[醫療創新]
特首剛發表的《施政報告》,支持本地大學籌建第三間醫學院,政府隨即成立籌備工作組,而本港有意成立醫學院的大學,香港理工大學是其中一家。本港成立的第三家醫學院將可能採用第二學位形式,將來學生完成首個學位後即可進入醫學院進修,強調「醫工結合」。 Continue reading “醫療創新| 中港大學推醫工結合 臨床醫療助培養人手”
[眾創時代]
本地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人數近年激增,惟資源匱乏導致能夠得到資助服務的兒童寥寥可數。常見的特殊教育需求當中,以特殊學習困難為最多,其次為注意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,以及自閉症、言語障礙等等。當兒童被專家介定具有SEN特徵後,如要獲得資助得到評估,大概需要輪候6至12個月。假如需要專門的評估服務,輪候時間或會更漫長。有些家長急不及待,希望盡快安排子女到私人機構進行評估,但費用往往高昂,單是進行評估已動輒數千港元,實在未必每個家庭也能夠負擔得起而令家長卻步,因而錯過了兒童形成基本人格特徵的黃金發展的時期。
本是中學同學的徐琬婷和吳琬瑩,中學畢業後分道揚鑣,各自追尋自己的大學夢。徐琬婷就讀工商管理相關學科,其後在金融機構工作;吳婉瑩則主修心理學及行為治療,並取得國際認可行爲分析師(QBA)的專業資格。兩人明白本地兒童亟需特殊教育服務,去年創立Canpanion,嘗試以科技創造另類評估服務,紓緩此類服務短缺的問題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眾創時代| 人工智能評估網上平台 助識別SEN學童”